看一座人文之城|王功龙:党的现代理论飞进千
发布时间:2025-10-29 11:10
用人眼观察这座迷人的城市。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、中共上海市委外宣办、上海市社科联、文汇报新闻社联合制作的“看人文之城”系列短视频 “党的理论飞进百姓家”,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、中共上海市委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功龙讲述了党如何充满灵魂,为怀疑中国人、温暖中国人、改变中国人、改变浦江中国人的人们指引方向的生动故事。 王功龙 我们党的理论主要是人民的理论。当人们理解和接受、认识和相信、掌握和应用理论时,它就能成为实践的指南。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建设要聚焦群众、聚焦基层。只有讲群众听得懂、听得懂的话,让党的现代理论滋润人心,才能把党的现代理论真正“飞进寻常百姓家”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上海理论普及工作,多次向上海理论宣传团作出回应。上海在这方面的推进工作是多层面开展的,包括——学习集团理论中心,党员干部定期到党校接受系统的理论教育培训,加强新经济宣传联盟和新讲座组织,扩大新经济覆盖面等。经济组织、新的社会组织、新的工作群体。 在这些工作的带动下,上海涌现出了复旦大学“星火”党员志愿服务队、杨浦区“老白杨讲堂”等一大批有特色的基层宣传队伍;推出《十九大精神九十人大讲堂》《社科专家带你读懂二十大》等新媒体理论优秀观察作品; “立润神城”、初心论坛等理论讲座、对话活动覆盖全年、反映全市;还有理论相声、理论短剧、理论动画、理论城市漫步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新表现形式、新表演形式,让上海的理论大众化不仅湿透了雾气和泥土,而且更加鲜活起来。 王功龙指导学生m 复旦大学“星火”党志愿服务队 10月26日至11月4日,《看人文之城》每天更新一期,邀请知名社科专家、实践场地建设者,全景式、沉浸式解读《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上海行动计划》9大行动、30个重点工程的精彩实践、创新案例和突出成果,阐释文化建设的内在肌理,提炼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。 实践中,展现了上海肩负新文化使命的勇气,坚定推进文化强国建设,加快文化产业发展,打造积极探索信任、自力更生的文化样本。 跟随“看人文之城” 让我们一起来发现这座城市的活力和美丽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