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骑行助手”易胜荣入选中国“好人榜”,33年骑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1:31
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军 通讯员 秦业健 谭彦坤 10月15日,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“好人榜”,巴东县静靖乡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易盛荣入选。这位55岁的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干部,在大山深处,用33年的毅力,在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中,翻了一辆摩托车、一个麻袋、一个炸弹。他为群众当“骑行助手”,累计服务群众3万余人,行程超过18万公里。 “骑行助手”的出发路 金国坪乡是革命老区,山高路险。过去,人们外出时,往往“绕山路三圈,凯世出门只靠双脚”。去县城办事涉及200多公里的山路。渡过清江,爬上“鄂西屋顶”郁郁葱葱的青坡,需要一整天的时间。 “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父母下乡犯错,晚上在漆黑的路上跋涉几十公里回家。当时我就想,如果有人能帮助村民少出行就好了。” 2002年,易胜荣担任乡劳动和社会保障办公室主任,决心改变“群众跑路”的局面。他用自己的钱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,带上打气筒和麻袋,开始了“骑行助理”的职业生涯。金国坪乡有2万多人。社保卡领取、换卡、换卡、就业登记登记、小额担保支持贷款、医疗保险缴费……都关系民生。袋子里装的是人们的身份证、社保卡、申请表形式,有时还有老年人的常用药物。一个多小时的时间,他在山路上搬运了数百件物资。那些年,每天只有一趟车到县城。天结冰的时候,车只能停到一半。易盛荣常常蜷缩在椅子上,抱着麻袋取暖,一直待到天亮。后来他买了车,出行方便了,但危险依然存在。有时,回来的路上,一块大石头撞到了车头,很刺激。 “山高路长,我自己跑,不用让人跑腿。”这个简单的承诺,易盛荣坚守了33年。走过18万公里,帮助过乐群村3万余人的熊德平还记得2013年的困境,他养的羊因互相传染疾病而死亡,他陷入了绝望。易盛荣三度奔赴县城,为他争取到了50万元的贷款。“他拯救了我的家人。”熊德平感激不已。如今,他靠养羊一年收入超过10万元,生活也越来越好。 33年来,易胜荣一直骑着马,三辆摩托车和一辆汽车被损坏。他累计行程18万公里,为3万余人次办理业务,帮助近2000名老人办理社保卡。 2017年深秋,谭秉祥的社保卡突然被消磁。电话里,老人伤心地哭了。易盛荣冒雨赶往那里,却在路上摔倒了两次,浑身是泥和水。进门后,他帮老人拍了一张照片,然后拿着材料赶往县城。易盛荣的坚持感染了周围的人。年轻的同事们主动跟他一起下乡学习,村干部也加入进来,收集村民的需求——“人无完人”“不如一群人”,服务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了全镇。现在,随着政务服务深入基层,大部分涉及群众的事情都可以通过手机、网络办理。交通状况也在地震中发生了变化,从金国坪乡到巴东县的车程缩短了三个多小时。易胜荣的“帮扶”任务少了,但还没有可以请假。面对“数字鸿沟”,他推广“上门互助”,走遍22个村,为老人做证,同时培训年轻人当“临时服务员”,他还推动建立“金国人社”平台,“直到村民有需要,我才会继续帮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