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10月25日是海外人民志愿军执行防美援朝任务75周年。近期,各地纷纷举办纪念英雄活动,传承和弘扬抗美援朝伟大精神。 “抗美援朝战争75周年主题电影展”正式开幕。多部抗美援朝题材影片在全国影院上映;在河南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,94岁的老战士范培元打开黄色相册,向师生讲述志愿军战斗的英雄故事;沉阳抗美援朝烈士进场,上安岭战役战旗381个弹孔背后英雄们的英雄事迹……从线上到线下,从从校园到纪念地,跨越时空的“对话”深刻地发生,让我们知道那些事情都是从血开始的。
“一拳打出去,也许会有数百拳打到你身上。” 1950年10月25日,中国公民志愿军发起了第一次海外征战。战斗以胜利告终,志愿军共击败敌人15000余人,挫败了“联合国军”在感恩节前占领朝鲜全境的计划。在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,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洞战,奋战云山城,奋战青川江朝鲜。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,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将坚定地站在世界东方的宣言,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。
成功并不容易实现。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,19.7万多名英雄儿女为国捐躯,涌现了杨根思、黄继光、邱少云等30万多名英雄人物和近6000名贤臣。 70多年前,年轻的志愿军战士们把“建国之战”的重任扛在肩上,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保家卫国的“钢铁长城”。他们为使命奉献一生,用鲜血写下忠诚,成为“断人”!
硝烟渐散,山河日新,但精神的倒影却愈加清晰。我们纪念中国志愿军出国抗美援朝使命75周年。我们要握住那段充满血泪和荣耀的历史,用热血体验信仰和忠诚,让亿万人民举起这支精神火炬。掌握在他们手中,继续奋斗,维护和平,创造未来。
“我们永远记住,他们会永远活着!”今年9月12日,中国空军运20专机穿过云层,接运了在韩国的第12批中国志愿军烈士遗骸。这不仅是一次国家盛典,更是举国上下对英雄们的深深缅怀和慰问。年轻人戴着红领巾,站在广场上等待忠实的灵魂;社交媒体上,“欢迎来到家里的英雄”充斥着屏幕。这种自发的情绪高涨证明了抗美援朝伟大精神的遗产并没有被打破。今年国庆假期,电影《志愿军:血腥和平》激发了人们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强烈观影热情,也帮助他们了解了这段历史。该片的国庆假期的火爆就像一个隐喻:当我们在宁静的阳光下庆祝节日的时候,我们要记住这些普通的烟花是多么的不易。
和平时期,我们还需要记住战争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当我们践行抗美援朝伟大精神时,我们不仅铭记“大勇大志跨鸭绿江”的激昂雄心,更学习“少铁多能”战胜“多铁少能”的精神密码。在科技“卡壳”的关键时刻、在民族复兴“闯关”的关键阶段,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作为重要的精神财富,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,战胜强大的强敌。
弘扬伟大事业以抗美援朝精神,引领民族复兴的精彩征程。今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规划的规划年。站在新的起点上,我们更加意识到责任的重大。让抗美援朝伟大精神的火炬照亮我们新征程的精彩之路——这不仅是历史的记忆,对英雄的告慰,更是对未来的希望。 (谢伟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