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祥市黄庄街道“五点”工作方法赋能基层,描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2:14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通讯员 赵吉 徐亚军)今年以来,钟祥市黄庄街道紫须台社区深入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。围绕“不交矛盾、不缺服务”目标,创新落实冲突调解“五点”办法。通过办公、法律调查、圆桌会议、专业调解等五个主要路径,系统构建“层层预防、落实一线服务”的全链条管理机制,逐步形成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社区管理新格局。 睦邻活动“拉近了我们的距离”,让睦邻关系更加温暖。 “以前邻居们见面时话不多,但现在我参加了社区的‘白银时代课堂’和‘四三角学校’。我不仅在学习知识,而且在做事社区居民王阿姨笑了。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,精心编制了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清单,形成了“每月主题、每周活动、日常服务”的常态化机制。针对“一老一少”群体,定制了“白银课堂”、“四三十学堂”等项目,累计服务时长超过8000人次。开展好邻居活动以来,社区邻居熟悉度提升80%,楼道纠纷率下降53%。社区还打造了“五区三园两馆一馆”的服务矩阵,“公益博览会”等品牌活动覆盖2.3万人,同时推动“三户治家”模式的发展。聚星街打响宣传攻势,超过民主选举近百名居民代表,通过“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”传播社区正能量,持续激发社区内生动力。 提起诉讼之前“早一点”行动,可以更准确地规避风险。 “社区很早就认识到我们单位的消防和充电线隐患,并及时整改,我们的生活才更平安!”居民李先生称赞道。紫须台社区创新实施“清单式”劳动安全管理,生成了涵盖6大类189项的清单,明确了分工,规范了流程,为基层管理提供了有力抓手。社区建立了诉前办事“八人工作法”,构成策划、推动、监督的闭环流程:咨询问题当场答复,一般投诉立即处理,重大问题讨论商定,疑难问题通过“举报”机制解决处理。建立“月度统计、季度报告、年度考核”机制,每月对高频问题进行统计分析,每季度报告处理情况。年度考核以事件完成率、解决率、群众满意率等为关键指标,建立管理效率的持续提升。 社区带来主题活动。通讯员供图 法律宣传要“深入”,法治意识更加深入人心。 “通过社区法制教育活动,我知道了在物业费纠纷中如何维权,非常实用!”居民张女士说。紫须台社区通过“网上问卷+线下走访”精准收集居民需求围绕邻里噪音、物业乱收费、家庭矛盾等五个常见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。线上制作情景喜剧、法制动画等短视频;线下开展有奖问答、情景喜剧等活动,并设置积分奖励,提高参与度。针对不同年龄段实行分层勾心斗角的方法:向老年人讲解财产继承、确定老年人劳动权益保护、向年轻人讲解婚姻法。截至目前,已开展案例分享和专题讲座100余场。深入社区群众,增强法治意识深入人心。 圆桌会议“更务实”,解决问题更有效率。 “经过一轮讨论,邓家窑护坡问题很快得到解决。这个方法确实管用!”居民邓先生说。根据社区规模、人口结构等特点,stics方面,紫旭台社区重点关注安全隐患、环境改善等五类话题。每月至少召开2次轮会和4次现场会,及时回应居民需求。包括党员代表、居民代表、“五老”人员等力量通过公告栏、微信群提前表达问题,并在居民代表投票后3天内推动落实。建立了服务问题、重大问题等三级解决机制。过去,通过“社区举报、部门举报”的协调机制,安排市投、市政府等部门,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邓家窑边坡的保护管理工作。施工进度全程公示,公众满意率达到98%。 冲突调解应e 争议解决“更专业”、更强。紫须台社区成立了“魁哥”调解小组,由“四办一院一中心”和街道代表、城管、综合执法等职能部门的23名工作人员组成“调解军”,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渠道。截至目前,成功调解邻里边界、家庭婚姻、企业重组、垃圾清理等48件重大问题,有效阻止了矛盾升级。社区还搭建专业调解培训体系,开展情景模拟培训,邀请法律专家、心理咨询师开展“邻里纠纷调解技巧”等专题培训2期,覆盖调解员120名。同时,抽调退休法官、社区志愿者等力量,组建“基层调解队伍”,每年调解简单纠纷200余起,真正实现“小事不消”。 如今,紫须台社区依靠“五点”工作方法和思路,在原住民治理的道路上前进。一幅人人参与、人人共享的和谐新画卷将徐徐展开。